首页> 关于我们>学术文献

《稳健运营 防范风险——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实务》

  本书是中金数据在大量案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银行业BCM领域的现状及发展总结出来的最佳BCM操作实务
节选欣赏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起源及发展
业务连续性管理
业务连续性管理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 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20 世纪60 年代, 那时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包含在风险管理、 危机 管理等理论中的, 并未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来独立研究。 那时人们关注的主要 是事件本身直接造成的损失, 如人和物方面的损失, 而对事件造成的其他损失 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计算机系统在解决系统持续运行的问题时, 率先对单点故 障采用了冗余措施, 这就是最早业务连续性管理思想的开端。 20 世纪 70 年代, 出现了容灾恢复的概念。 1979 年, SunGard 在美国费城建 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灾难备份中心, 那时候在 IT 方面人们关注的主要是数据备份。 金融组织, 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都将备份磁带存储在远离主中心的其他地点。 灾难主要是火灾、 水灾、 暴风或其他物理损坏。 到了 80 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增强, 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产生了一种新技术— — —灾难恢复技术, 而灾难恢复是为了业务的持续运营, 业务连续的概念应运而生。 这时出现了很多商业恢复中心, 在共享设备上提供 计算服务, 但重点还在 IT 的恢复。 到了 90 年代, IT 出现了重大的革命, 灾备 建设已经从原来的 IT 范畴提升到关注业务连续性规划的高度, 在 IT 技术之外, 业务连续性管理中加入了业务影响分析、 风险分析、 灾备策略、 恢复预案、 演 练培训等内容。 在恢复过程中涉及了更多业务流程、 资源调配、 人员组织和策 略制定。……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本书,中金数据业务连续性服务详情